网站管理学校官网返回学院首页
合作交流

省工信厅石晓鹏副厅长莅临电磁频谱研究院调研

供稿:杨丽娟 |编辑发布:张恒硕 | 发表日期:2025-10-17 | 点击数: 215

20251014日下午,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石晓鹏率队莅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频谱研究院调研指导工作。省工信厅无线电管理局局长金雷、省无线电监测站站长冯苏祥、省工信厅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王印等陪同调研,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启晖、电磁频谱研究院副院长董超、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孙明智及研究院各创新中心负责人全程陪同并汇报工作。

调研团队实地走访了研究院的创新实验室,系统考察从基础理论到应用落地的全链条创新成果。吴启晖副校长在总体介绍中指出,团队组建于2016年,坚持航空、航天、民航与国防特色,以认知智能为核心、电磁频谱空间与天地一体化网络为两翼,始终面向“复杂电磁频谱环境下的高效快速认知决策闭环”问题展开研究,团队目前下设认知智能、认知安全、认知网络、认知射频、认知孪生与认知定位共6个创新中心与1个研发工程中心、1个战略指导中心。

董超副院长介绍了认知智能创新中心代表性成果:“电磁大模型赋能的频谱管控平台”与“室外与室内具身智能无人机平台”。这些成果共同构成了从理论机理到实际应用的完整智能技术体系,为低空安全与公共安全提供了关键支撑。

认知安全创新中心主任朱友文教授介绍了中心代表性成果“低空安全监管平台”,该成果是保障低空环境有序运行的关键力量,是实现对低空空域、频谱域、网络域等多域的综合安全保障。

认知网络创新中心主任屈毓锛副教授介绍了中心在无人机通信网络方面的代表性创新成果,其中,在低空智联网方面,研发了“飞通宝”-低空多模可靠通信模组;在频谱杀伤网方面,研发了机载认知抗干扰电台。

认知射频创新中心主任施永荣教授介绍了中心在频谱感知、射频可编程及微系统集成等领域取得的成果,涵盖超宽带低剖面天线、高性能相控阵天线、射频可编程路由矩阵芯片、相控阵收发芯片、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异质异构集成以及射频微模组与系统等方向。

董超副院长介绍了认知孪生创新中心的代表性成果:“频谱态势地图”与“无人机频谱测绘仪”。中心成果应用于“两会”、珠海航展等重大活动安全保障以及探月工程、“天问一号”器间通信系统等国家重大工程。

认知定位创新中心主任李建峰教授介绍了中心在多机协同的空对地干扰源定位,多模态地对空的低空目标定位方面的创新工作。成果技术应用于“北斗3号”卫星、“天舟8号”飞船等国家重大工程,获新闻联播、央视频等媒体报道。

石晓鹏副厅长对研究院的技术创新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此次调研是省工信厅落实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要求的具体举措,无线电频谱资源作为战略资源,在支撑低空经济、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省工信厅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南航电磁频谱研究院的协同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