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管理学校官网返回学院首页
人才培养

我室吴启晖教授、张小飞教授、周福辉教授、朱秋明教授、屈毓锛副教授入选2025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供稿:周福辉 |编辑发布:张恒硕 | 发表日期:2025-09-21 | 点击数: 361

 9月19日,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爱思唯尔(Elsevier)共同发布2025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该榜单分为“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Career-long Impact)”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Single-year Impact)”两大部分。其中,我室吴启晖教授、张小飞教授、周福辉教授同时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朱秋明教授屈毓锛副教授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2025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是从全球近700万名科学家中,通过基于其论文引用数、h因子、合著者修正的hm因子、单独或第一作者的文章引用数等综合参数,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涵盖22个领域和174个子领域。其中,“终身影响力”榜单统计科学家职业生涯期间的综合表现,“年度影响力”榜单则聚焦上一年度的学术影响力。我室老师入选该榜单,彰显了他们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领域具备顶尖的学术和科研能力。 

 吴启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IEEE Fellow;国家频谱战略规划政策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会士、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会士;长期致力于认知智能机理、智能频谱管控与智能无人机群通信研究,发表IEEE期刊论文200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12000余次,ESI高被引论文10余篇;入选ESI工程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科学家(Scientists)世界前1%,获IEEE信号处理协会最佳青年作者论文奖(大陆第二次)、IEEE VTC车载协会旗舰会议最佳论文奖、IEEE Globecom 国际通信领域旗舰会议最佳论文奖、IET创新大奖(年度世界无线通信领域唯一)等国际高水平奖项12项,制定IEEE P2807国际标准1项,国际标准提案7项,组织IEEE JSAC专刊3期,学术专著2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成果应用于北斗卫星、天舟8号等。

 张小飞,教授/博导,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电磁频谱空间动态认知系统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中央网信办优秀网信人才。为中国通信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科技评估专家等。担任10多家SCI刊物的编委或客座主编;受邀做会议主题报告10多次、主持国际会议1次。近年来发表SCI论文80多篇,nature子刊论文1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出版著作11部,授权专利30多项。主持国家级项目20多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国通信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国雷达行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2项、IET全球创新奖1项、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1项、澳门国际发明展金奖1项、江苏省“333”人才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B类、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周福辉,教授/博导,111国家创新引智基地副主任,IEEE Senior Member。一直从事电磁空间人工智能理论和方法研究,至今已在国际通信权威期刊或会议发表论文300余篇,入选ESI热点和高被引论文14篇,获得IEEE Globecom等国际会议最佳论文4篇,撰写专著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参与国际标准和白皮书10项;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等20余个国家级或省部级课题;已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IEEE通信学会亚太地区杰出青年学者奖、国际无线电联盟青年科学家奖、“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等人才计划;荣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E&T全球创新奖等奖励。目前,担任国际通信权威期刊IEEE Commun. Mag.、TCOM、IEEE Systems Journal、IEEE WCL等通信领域权威期刊编委。

 朱秋明,教授/博导,英国赫瑞瓦特大学访问学者,IEEE Senior Member,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IMT-2030 (6G)推进组成员。发表高水平期刊会议论文200 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5部,获美国发明专利4项、中国发明专利80余项,主编国内外标准/提案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学仪器项目、重点/面上项目及省部级课题30余项,完成企业合作项目40余项,研究成果应用于中电集团、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多家单位,获得探月工程项目、火星探测项目和珠海航展感谢信。荣获IET全球创新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国防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通信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个奖项。教学方面获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一等奖等,并被评为“良师益友—我最喜爱的导师”,担任多个SCI国际期刊编委及国际会议TPC成员。

 屈毓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校企共建科研平台“低空智联网运营管理联合实验室”负责人,入选2025年度江苏省科技副总,中国通信学会第一届低空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中国发明协会2025年度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二等奖(排1)、2025年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排1)、2024年江苏省计算机学会青年科技奖、2022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年度ACM China新星奖(上海)。目前主要从事面向空天的边缘人工智能、低空智联网等方面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重点课题以及中航工业企业委托课题等近10项。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身份在IEEE JSAC/TMC/INFOCOM/COMMAG/Network、IEEE/ACM ToN、计算机学报、通信学报等网络通信领域知名期刊和会议发表或录用论文5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申请/授权国家和国防发明专利20余项。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会/分布式计算专委会专委会执行委员,《电子与信息学报》编委、《西安交通大学学报》青年编委,CCF推荐A类会议IEEE INFOCOM、B类会议IEEE/ACM IWQoS以及IEEE ICC/ICPADS/ICCCN等知名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获评IEEE INFOCOM 2023杰出程序委员会委员。研究成果中国科协第八届优秀科技论文2024 IEEE-CCF服务计算最佳论文奖,国际学术会议GPC 2020、IEEE SAGC 2021、IEEE/CIC ICCC 2023等国际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2024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大会最佳论文、第15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暨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23 ACM SIGCOMM China Symposium最佳海报奖,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委会2020-2021年度十佳优秀论文奖,指导本科生获2025第十一届3S杯物联网大赛全国一等奖、2022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一等奖、2023智能无人系统应用挑战赛协同跟踪赛道亚军2024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华东赛区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