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0日至13日,第14届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ing(简称ICCC)国际会议在中国上海顺利举办。我室朱秋明教授、周博教授、贾子晔副教授、华博宇老师、马张枫博士后以及郭明琦、邓庆哲、秦庆驰、许汉文、韩立伟等硕博士赴上海参会。朱秋明教授受邀主持了“Channel Modeling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for Low-Altitude Networks”分会场,该分会场收到22篇稿件,最终录用并现场汇报11篇。我室学生邓庆哲、秦庆驰、许汉文在包括该分会场的不同会场汇报了团队最新的研究进展及成果。
邓庆哲做了主题为《A Composite Shadow Fading Model for Low-Altitude Communication Scenarios》的报告,提出了一种面向低空通信场景的复合阴影衰落建模方法,模型同时考虑了地形阴影和机身阴影的综合影响,能够有效表征低空通信场景的阴影衰落变化规律,为低空无人机信道衰落行为的刻画提供了有力支持。
许汉文做了主题为《Air-to-Air channel sounder:system implementations and channel characterizations》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实时组帧与回传的空空信道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将接收到的测量信号与GPS信息进行实时组帧并回传,不仅解决了空空信道测量中数据存储困难的问题,还实现了高效、可靠的空空信道数据采集与传输。
秦庆驰做了主题为《Data-Driven Shadow Fading Generation Method for Low-Altitude Communications》的报告,该报告针对低空通信中阴影衰落(SF)的空间相关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数据驱动建模方法,该方法不仅为无人机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持,也为低空通信系统的链路预算、覆盖规划和无人机路径优化提供了高保真信道数据,助力了复杂场景下的通信性能提升。
ICCC2025会议是由IEEE、IEEE ComSoc、中国通信学会共同主办、复旦大学承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通信大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4届,是我国通信技术方面最高水平的学术活动之一。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通信领域企业代表近700余人出席本次会议,大会围绕“Shaping the Future of Integrated Connectivity”的主题,开展深度交流,共同探讨通信科技发展的前沿趋势与未来机遇,为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擘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