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迎来全国中学校长论坛的重要环节——实验室参访活动。来自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李曼泓校长以及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王周周主任走进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天地一体频谱认知智能实验室,深入考察天地一体频谱认知领域创新科研平台,并与学院师生围绕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展开交流。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张小飞副院长全程接待,系统展示了天地一体频谱认知智能实验室的科研实力与育人成果。
聚焦前沿:实验室成果彰显创新底色
在张小飞副院长的引领下,校长团代表们首先听取了实验室成员组成的介绍。作为天地一体频谱认知智能系统研究的重要基地,该实验室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在三位院士指导下,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建设了一支学术水平高、科研实力强、人才梯队健全,具有航空、航天、民航与国防特色的创新团队。
随后,天地一体频谱认知智能实验室的博士生谢雨珊对实验室相关情况进行介绍,从研究方向和架构、建设成效、项目成果及学生培养模式切入,重点介绍了实验室如何围绕“一个核心、两个飞翼、四个特色”展开研究,并在电磁频谱空间、天地一体化网络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天地一体频谱认知智能实验室的博士生曹金科则结合实物设备,现场演示了多款自主研制的先进频谱探测系统,并阐释了其在低空安防、频谱监管、干扰源排查等场景的应用价值。校长们驻足观摩,频频提问,对设备的国产化水平与技术转化成效表示高度认可。
视听融合:自主研发设备展现硬核实力
为更直观呈现实验室的创新能力,张小飞副院长通过专题视频展示了团队自主研发的低空多模态探测仪和无人机频谱认知仪。视频中,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探测性能、轻量化设计及智能化算法引发校长们的浓厚兴趣。张小飞副院长强调:“从核心部件到整机系统,我们坚持‘自主可控’的研发理念,这些成果既是科研攻坚的缩影,也为学生参与前沿项目、锤炼实践能力提供了平台。”
共话育人:双高协同赋能人才贯通培养
参访期间,校长代表们围绕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与学院展开深入探讨。张小飞副院长表示,南航始终以“厚基础、重交叉、强实践”为导向,通过开放实验室资源、设立科创导师制等举措,助力中学生早期接触科研、激发创新潜能。来访校长代表们对此高度赞同,并期待未来在课程共建、研学实践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构建“中学-高校”协同育人生态圈。
此次参访作为全国中学校长论坛的实践环节,生动诠释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天地一体频谱认知智能实验室“以科研反哺教学、以创新引领育人”的理念。活动不仅为高校与中学搭建了对话桥梁,更通过具象化的科研成果展示,为探索拔尖人才贯通培养新模式提供了实践样本。未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天地一体频谱认知智能实验室将持续推进双高协同机制创新,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航空航天特色人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