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为充分发挥科协组织服务青年科技人才增长才干、拓宽眼界、提升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国科协启动了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我室张小飞教授指导的赖欣博士和周福辉教授指导的丁锐博士成功入选首批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托举学会为中国通信学会。
赖欣,2022级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导师:张小飞教授),研究方向为阵列信号处理。其研究工作得到了天地一体频谱认知智能实验室张小飞教授课题组的大力支持。课题组长期专注于阵列信号处理技术的前沿探索,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赖欣围绕多维互质阵列信号处理理论与新型MIMO雷达探测系统展开深入研究,先后提出了“多层互质阵列孔洞填充理论”、“MIMO雷达运动阵列合成虚拟孔径技术”、“稀疏MIMO雷达平滑张量测向算法”等创新方法。这些成果为解决相关领域的国际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和技术方案。迄今为止,他已在IEEE TSP、IEEE TVT、Signal Process.等国际权威期刊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获得三项国家专利授权。同时,他主持了一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创新创优基金,并曾荣获新生特别奖学金一次、研究生特别奖学金两次。此外,他还于2024年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资助,赴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Tony Q.S Quek教授课题组参与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
丁锐,2023级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导师:周福辉教授)。自2020年以来,一直面向频谱智能管控国家战略和频谱动态共享国际学术前沿,从事数据和知识双驱动的电磁频谱认知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他秉持实验室作风,扎根基础前沿研究,研究电磁频谱领域真问题,提出真方法,做出真贡献,提出了多个创新性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数据与模型知识双驱动的轻量化频谱预测方法,证实了知识的引入可以加快网络收敛速度;提出了数据与经验知识双驱动的调制识别方法,显著提升了小样本识别性能;提出了基于深度主动推理机理的频谱共享智能决策方法,解决了复杂动态环境下网络收敛慢的难题,显著提升频谱利用效率。至今,丁锐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一区论文3篇,获IEEE Globecom, IEEE ICCC最佳论文奖(top 0.53%, top 1.4%);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其中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硕士论文入选2023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硕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获2023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2024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资助。
赖欣博士和丁锐博士荣幸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学术成果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天地一体频谱认知智能实验室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这一荣誉为丁锐和赖欣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也为未来的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实验室将全力支持该计划的实施,并鼓励更多优秀博士生积极申请,推动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通过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和科研支持力度,实验室致力于为更多青年学者提供成长机会,助力他们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就。
2024年是第一年开展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按照试点开展方式推进,试点托举共3226人,自2025年起适度扩大托举规模,预计托举1万人。支持对象范围上,2024年主要面向高等学校试点开展,2025年起,按照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逐步扩大支持对象范围。